工商处罚让建筑“行规”浮出水面

时间:2023-07-04 来源:

工商处罚让建筑“行规”浮出水面

■建筑公司出租营业执照并收取管理费

■洛阳市工商部门对14家建筑公司进行处罚

■建筑公司负责人认为这是建筑市场的普遍现象

5月底至今,“洛阳市14家建筑公司因出租营业执照被工商机关立案查处”的消息一直被关注。除了“出租营业执照”,这些公司还“出租建筑资质证书给没有资质的建筑队”,从中收取工程总造价的1%~6%的管理费。群众对建筑公司“出租”证照提出质疑:就像行医,没行医证的人能做手术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对工商机关的处罚没有提出复议,但一位建筑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言语中却透露出“不服”:这种形式是联营、俗称挂靠,是行规,是建筑市场的普遍现象,工商根本不懂!建筑公司“出租”证照到底怎么一回事其中究竟有什么门道

网友曝料

建筑公司出租证照工商部门予以处罚

5月27日至今,河南某著名新闻网站出现了一个“沉”不下去的帖子(即不断有网友跟帖)——《洛阳:营业执照也敢出租14家建筑公司被处罚》。

这个帖子称,今年5月初,洛阳市工商局经检支队接群众举报:老城区某建筑工地有家没有施工资质证书的建筑队租用某建筑公司的营业执照。执法人员经调查发现,这家建筑公司承揽工程时,收取5%的管理费后将自己的营业执照、施工资质证书出租给施工队,属典型的违法行为。此后,执法人员又对涧西、西工、老城等区进行拉网式检查,查出14家建筑公司存在这一行为。执法人员依据有关法规,责令违法单位立即改正,并进行罚款。

据了解,无论是工商部门还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公司“出租”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的行为进行处罚,此前都是罕见的。

6月26日,洛阳市工商局经检支队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处罚一事属实,且无一家公司在处罚后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当记者问到“一家建筑公司一年能出租几次证照,能收取多少管理费”时,得到的回答是,尚未发现“一照多租”情况。

在初步了解情况之后,记者来到洛阳市老城区某建筑工地,由于楼已盖好,记者未能找到当事人。记者又到其他建筑工地进行采访,某建筑工地的负责人听完记者的疑问后“呵呵”笑了:“别费劲了,你问的问题没谁能回答你,不信你再找几个工地试试!”

市民质疑

没行医证的人能做手术吗

在洛阳市,一些市民听说了这种情况后十分吃惊。不少人对此提出质疑:就像行医,没行医证的人能做手术吗

一个老市民说:“还有这种事儿施工时包工头拖欠民工工资咋办完工后工程质量有保障吗万一出问题,谁承担责任”

提出疑问的不仅仅是洛阳市民,在网上,《洛阳:营业执照也敢出租14家建筑公司被处罚》的发帖人也曾质疑:“……至此,不管这个人以前是什么身份,他目前已经成为堂堂建筑商啦,他可以以这个建筑公司的名义去承揽建筑工程啦,当然他必须交付或承诺交付那5%的管理费。这个时候你不可以怀疑谈判桌对面坐的建筑商是真是假,因为他的手续都是国家认可的,他似乎有权利说自己是真‘李逵’啦。”发帖人还说,“营业执照出租”在业内被称为“挂靠”。

还有一些人认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是在制造“不定时炸弹”;建筑设计、施工“挂靠”近乎行规;参加“挂靠”的建筑设计、施工者基本上都没有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或没有与其身份相对应的营业执照和相应级别的资质证书;工商局管营业执照,建筑资质归建设部门管,强烈要求相关主管部门尽职尽责,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把好关。

全国统一热线

4000-163-301

联系在线客服
工商处罚让建筑“行规”浮出水面 最新资讯 工商处罚让建筑“行规”浮出水面 相关资讯

工商处罚让建筑“行规”浮出水面

时间:2023-07-04 来源:

工商处罚让建筑“行规”浮出水面

■建筑公司出租营业执照并收取管理费

■洛阳市工商部门对14家建筑公司进行处罚

■建筑公司负责人认为这是建筑市场的普遍现象

5月底至今,“洛阳市14家建筑公司因出租营业执照被工商机关立案查处”的消息一直被关注。除了“出租营业执照”,这些公司还“出租建筑资质证书给没有资质的建筑队”,从中收取工程总造价的1%~6%的管理费。群众对建筑公司“出租”证照提出质疑:就像行医,没行医证的人能做手术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对工商机关的处罚没有提出复议,但一位建筑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言语中却透露出“不服”:这种形式是联营、俗称挂靠,是行规,是建筑市场的普遍现象,工商根本不懂!建筑公司“出租”证照到底怎么一回事其中究竟有什么门道

网友曝料

建筑公司出租证照工商部门予以处罚

5月27日至今,河南某著名新闻网站出现了一个“沉”不下去的帖子(即不断有网友跟帖)——《洛阳:营业执照也敢出租14家建筑公司被处罚》。

这个帖子称,今年5月初,洛阳市工商局经检支队接群众举报:老城区某建筑工地有家没有施工资质证书的建筑队租用某建筑公司的营业执照。执法人员经调查发现,这家建筑公司承揽工程时,收取5%的管理费后将自己的营业执照、施工资质证书出租给施工队,属典型的违法行为。此后,执法人员又对涧西、西工、老城等区进行拉网式检查,查出14家建筑公司存在这一行为。执法人员依据有关法规,责令违法单位立即改正,并进行罚款。

据了解,无论是工商部门还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公司“出租”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的行为进行处罚,此前都是罕见的。

6月26日,洛阳市工商局经检支队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处罚一事属实,且无一家公司在处罚后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当记者问到“一家建筑公司一年能出租几次证照,能收取多少管理费”时,得到的回答是,尚未发现“一照多租”情况。

在初步了解情况之后,记者来到洛阳市老城区某建筑工地,由于楼已盖好,记者未能找到当事人。记者又到其他建筑工地进行采访,某建筑工地的负责人听完记者的疑问后“呵呵”笑了:“别费劲了,你问的问题没谁能回答你,不信你再找几个工地试试!”

市民质疑

没行医证的人能做手术吗

在洛阳市,一些市民听说了这种情况后十分吃惊。不少人对此提出质疑:就像行医,没行医证的人能做手术吗

一个老市民说:“还有这种事儿施工时包工头拖欠民工工资咋办完工后工程质量有保障吗万一出问题,谁承担责任”

提出疑问的不仅仅是洛阳市民,在网上,《洛阳:营业执照也敢出租14家建筑公司被处罚》的发帖人也曾质疑:“……至此,不管这个人以前是什么身份,他目前已经成为堂堂建筑商啦,他可以以这个建筑公司的名义去承揽建筑工程啦,当然他必须交付或承诺交付那5%的管理费。这个时候你不可以怀疑谈判桌对面坐的建筑商是真是假,因为他的手续都是国家认可的,他似乎有权利说自己是真‘李逵’啦。”发帖人还说,“营业执照出租”在业内被称为“挂靠”。

还有一些人认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是在制造“不定时炸弹”;建筑设计、施工“挂靠”近乎行规;参加“挂靠”的建筑设计、施工者基本上都没有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或没有与其身份相对应的营业执照和相应级别的资质证书;工商局管营业执照,建筑资质归建设部门管,强烈要求相关主管部门尽职尽责,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把好关。

工商处罚让建筑“行规”浮出水面

立即咨询